糧油安全,“國之大者”。作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湖北省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保障糧油安全列為全省重要工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
按照國家部署,湖北省到2025年新增油茶210萬畝、低改油茶146萬畝,其中,今年承擔30.6萬畝新造和改造任務。目前,湖北省已將油茶生產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地方政府,完成情況將納入糧食安全、鄉村振興、林長制考核范圍。
荊楚大地,漫山滴翠,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如火如荼,湖北油茶產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多油并舉,全面推進油茶生產,增加油茶等木本油料生產能力,是國家的戰略部署。湖北省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謀劃布局,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啟動實施了全省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
4月14日,湖北省省長王忠林、副省長趙海山批示,要求推動油茶等木本油料產業發展。湖北省將油茶產業納入全省十大農業產業鏈支持范圍,從今年起至2025年,省財政每年新增5000萬元支持油茶等木本油料產業發展。
為推進任務完成,湖北省層層壓實責任,將油茶任務按年度分解落實到各地方政府,將完成情況納入糧食安全、鄉村振興、林長制考核范圍。湖北省林業局于4月18日、5月16日兩次召開局黨組會,專題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油茶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統一思想認識,堅定發展信心,決定將油茶工作列為全省林業系統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中心工作之一。
湖北省林業局與省直相關部門聯合制定了行動方案,成立了省林業局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領導小組,組建了55名省級專家組成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實行領導分片督辦、各處室和局直單位以及省級專家分縣包保推進,制定了項目管理辦法、檢查驗收辦法,發布了油茶生產月歷,開展了3期線上培訓,確保行動有序開展。同時,印發了油茶生產有關通知和落地上圖技術指南,組織59個項目縣開展了實施方案編制和造林落地上圖工作,實行精細管理,將任務落實到鄉鎮村組、山頭地塊,落實到具體圖班和造林業主。
加強油茶用地保障
經過前幾年“綠滿荊楚”“精準滅荒”等工程的實施,湖北省宜林荒山荒地基本已披上了綠裝。油茶擴面,“往哪種”是個難題。
為解決油茶產業發展用地問題,湖北省廣泛調研,向專家問計、向部門問計、向基層問計。
6月初,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關于保障油茶生產用地的通知》。湖北省進一步明確了油茶用地保障范圍,規定宜林荒山、無立木林地、低效茶園、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經評估的到期退耕還生態林地等各類適宜的非耕地國土資源都可改培油茶。同時,大膽創新,將油茶產業發展與森林防火阻隔系統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支持以油茶為主的森林生物防火隔離帶建設,規劃結合森林生物防火隔離帶建設,發展60萬畝以上的油茶。7月,國家林草局再次發出通知,支持各地利用林地資源和規劃造林綠化空間營造油茶林。政策出臺后,各地熱烈響應,積極申報油茶新造任務,僅隨縣環潭鎮1個鄉鎮就申報新造油茶2萬畝。
科學推進確保實效
湖北通過衛片判讀、實地核查等方式,準確掌握了現有油茶種植規模、造林用地空間潛力、種苗保障能力、科技支撐水平、加工產業鏈發展情況等。在此基礎上,堅持規劃引領,組織編制全省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專項規劃,劃分了全省油茶重點發展區域、一般發展區域,突出全省油茶生產重點縣和產業示范園區建設。
6月15日,湖北省林業局組織召開全省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規劃編制工作培訓視頻會,要求各地: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油茶擴面提質增效行動的重大意義;二要充分利用政策,保障油茶擴面提質增效行動的造林用地供給;三要發揮市場機制,落實油茶擴面提質增效行動的造林主體;四要注重科學造林,確保油茶擴面提質增效行動取得成效;五要明確目標任務,保質保量完成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行動規劃編制。會上,資源、生態、種苗、規財、林業調查規劃等相關處室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從用地保障、種苗保障、造林統計、項目扶持、規劃編制、落地上圖等各方面進行了培訓,確保油茶擴面提質增效行動科學推進。
為加強油茶良種壯苗保供,湖北省擇優選定了9個適生油茶良種,制定了全省油茶栽培區劃和品種配置表,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鼓勵具備條件的保障性苗圃、國有林場開展油茶苗木培育,并增設定點采穗圃和苗圃。目前,湖北省油茶定點育苗單位已從31家增加到50家,年產油茶種苗能力達8000萬株。
“油茶等木本油料生產事關國家糧油安、生態美、百姓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將自覺扛穩政治責任,堅決完成國家下達的油茶生產任務。”湖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昌友說。目前,湖北省59個油茶生產項目縣正抓緊利用夏閑時期,集中資源、人力,做好規劃、上圖、種苗、整地等各項工作,準備在秋冬造林季節打響一場油茶產業發展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