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果然莓好”團隊依托李維林教授團隊,經過7年鉆研,培育出黑莓良種“碩豐”,又研發出延長保鮮期、栽培成本低的配套技術,使黑莓良種成為助力我國低山丘陵地區農民致富的經濟作物。
良種優植解決黑莓產業痛點
1994年,李維林加入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園)藍莓黑莓研究團隊,經過20多年的努力,該團隊不僅推動藍莓在江蘇“安家”,還推廣到27個。▍^、市)種植,藍莓深加工產業朝著功能性更強、附加值更高的方向發展。
我國低山丘陵地區因土壤較貧瘠,一直面臨“種大樹種不起,種小樹沒效益”的困境。
2015年,為找到適合低山丘陵地區種植的經濟作物,“果然莓好”團隊將目光聚焦于黑莓。黑莓被稱為“生命之果”,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具有豐產期短、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市場潛力大等優勢,但缺少良種、無統一栽培技術、鮮果保鮮難三大痛點始終制約著黑莓產業的發展!肮惠谩眻F隊7年來潛心鉆研,共研發了22項專利技術,對這些難題進行逐個攻克。
種質資源問題一直是黑莓產業痛點,國內黑莓良種主要依賴進口。在李維林教授的指導與帶領下,團隊夜以繼日地鉆研,終于培育出可市場化推廣的國產黑莓品種“碩豐”。不同于普通的黑莓品種,“碩豐”個頭更大,甜度和果實硬度更高。
“果然莓好”團隊負責人車繼魯介紹說,在研究“鮮果保鮮難”的問題時,團隊博士生石翀創造性地使用了添加植物精油的納米保鮮膜,利用植物精油靶向殺滅黑莓致腐菌,成功將保鮮時間從3天延長至10天,這一創新大大擴展了黑莓的市場銷售范圍。
團隊還通過研究水肥一體化技術,將黑莓種植成本降低了15%左右。目前,黑莓的種植區域主要位于江蘇南京溧水、河南封丘和新疆伊寧,種植總面積達3000畝,鮮果畝產可達1000公斤。
科技賦能帶動果農致富
“果然莓好”團隊在實驗室里忙碌的同時,從未忘記讓黑莓助農致富的使命。團隊先后在江蘇溧水白馬鎮、河南封丘、新疆伊寧與當地政府合作,打造黑莓標準化產業模式,建設各類黑莓種植示范園,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果農。
5年來,“果然莓好”團隊先后培訓村鎮干部與骨干200人次,在田間地頭對農民進行實操培訓8600人次,做到了“教著莓農種、帶著莓農干、領著莓農賺”。
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黑莓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多個黑莓種植合作社年人均增收達2萬元。江蘇溧水石頭寨村種植黑莓帶動農民致富效果顯著,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石頭寨村的致富故事不是個案,通過試點,團隊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示范的黑莓種植及銷售模式,黑莓將有望在國內更多省份扎根。(趙雨佳 郜影卓)